在武侠小说中,“中毒”似乎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内容,而定期服用“解药”缓解毒性发作是常见的桥段。但大家知道吗?现实中有这样一群人,她们需要定时定点帮患者解毒。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市五院血透室,近距离了解这个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的医护团队。
这里没有病房中呼叫铃声的喧嚣,只有机器在缓缓地、静静地转动,旁边安静地躺着做治疗的患者、往返巡视的医生和护士偶尔跟患者轻声交谈……“血透病,半条命”,这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虽不十分准确,却形象地刻画了血透病人的生活。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血液净化是一场“持久战”,一般来讲,血透病人每周都要到血液透析中心透析三次左右。甚至有些患者与血透室医护人员接触的时间要多于家人的陪伴。“作为血透室护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同情心。”在血液透析岗位上工作了近十五个年头的护士长彭娜看来,医护人员对待患者态度的好恶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工作中,她和同事们身体力行,尽自己所能去关爱病人,让他们感受到人情温暖。来市五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有的正值壮年,有的暮年已至,但是都一样受到病魔的侵害。经济上的压力、生理上的痛苦已是无以复加,心理上的负担更是不言而喻,很多病人会有轻微心理障碍。面对这些,医护人员们耐心为他们疏解,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渐渐地,来做血液透析的患者和这里的医护人员们不再单纯的是治疗关系,大家在一起聊家常,开玩笑。有时候病号给医护人员带来亲自下厨做的美食,就这样大家渐渐地成为朋友,成了彼此分享温暖的一家人。
血液透析的过程看起来并不复杂,血液从左臂上的动脉瘘出发,顺着长长的管路,流向床旁的透析机。“积攒”在血液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渐渐被“清除”出去,净化后的血液再顺着管路流回到左臂的静脉血管中……在患者张女士等人看来,已然习惯了这样的过程,但在外人看来,粗大的穿刺针头和迅速流淌着的血液多少会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在透析过程中,护士梁真认真巡视着每一位患者,时而跟大家轻声地交谈,时而向他们传输一些健康宣教知识。“只要患者的血液一分钟没回到体内,我们的心就一分钟不能放下……”作为血透室护士,梁真她们必须有更高的责任心。因为透析患者的体外循环管路里的血液要按照一定的速度不停地运转四个小时,每个管路都有多个连接头和侧孔,稍有不慎,就会使患者丢失珍贵的血液,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每次上机结束后,护士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检查透析机及透析管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透析过程中,丝毫不敢怠慢,时刻监护着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着血流量、静脉压等变化,还要警惕一些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因为很多情况的发生,几分钟就会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市五院的血液透析室现配备有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主管护师4名,科室配备的是先进的德国费森尤斯透析机。血液透析室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站式管理”提倡高质量透析为主的综合、全面、全程和个性化诊疗服务,降低透析病发率,并通过改善透析室环境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我们对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有着严格的规范,我们把细节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引入血透室的管理中,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患者血透更安全,而且对提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谈到市五院血液透析室的运行情况,护士长彭娜颇有感触地说。
不断夯实血液净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是市五院血透室医护人员自觉规范自身不变的课题。除此之外,科室还经常不定期举办一系列肾友相关活动及开展多样化、全面化、全员化科普宣教,通过加强医患联动,传递正能量,提升肾友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鼓励大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回归社会生活的自信心。“这里的医护人员是我最信赖的人……”一位坚持透析十多年的患者动情地说,十多年来,自己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全是这里医护人员的功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五院血透室医护人员们看来,朝夕相处的“亲人”们能够一直健康地生活下去,不仅是她们工作的内动力,更是她们坚守本职工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