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五四精神 贺青年之节》
骨科 胡密
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101年前,一代热血青年为了爱国的目的走到了一起,发出了“救国家于危亡,拯人民于水火”的呐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以及他们作为青年一代所坚守的“以社会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代代传承,从未褪色。
在逆行驰援湖北的4.2万名医护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青年人。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作为一名青年护士我同样感到骄傲以及所肩负的使命。护士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被称为生命守护者的人,白大褂就是我们的战甲,面对各种困难我们迎难而上、毫不畏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院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从行政管理到后勤保障,从预检分诊到病区病房,从发热门诊到隔离病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员工都没有一丝的懈怠,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忘不了年长护士弯腰屈膝为患者采血,即使再累也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忘不了辛苦了一天的白班护士在晚上八、九点还在伏案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填写发热报表,不敢有分毫的差错;忘不了带病人做检查,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寒夜冻得瑟瑟发抖的身影;更忘不了我们的援鄂英雄舍我其谁、奋勇向前的驰援武汉!在疫情防控中,她们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是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抗疫情使命在肩,展青春逐梦芳华!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护士赞誉为“白衣天使”,也许只有同行们才清楚这天使的苦与累,以及护理工作背后的酸甜苦辣。我们的年少时代浸润着医院消毒水的气味,我们的青春年华铭记着病患康复的笑脸,我们最好的奖励是见证着病区里每一个宁静的夜晚。当我们穿上白大褂的时候,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患者,听到的是痛苦的呻吟,看到的是哀愁的面容,但我们从未有过懈怠和厌烦,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我们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慌乱,那一刻我们的心中只有患者,只想着如何让患者尽早康复,只因职责所在,一袭白衣只为这一份倾心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它也许是人生的一处驿站,但它即便是颗流星我们也要努力让它成为一次辉煌的闪现。只要努力学习、不畏困难、乐于奉献,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我们新的姿态、新的风貌,让青春在五院这个大舞台上绽放绚丽的光芒!我相信,只要我们不虚度时光,五院更加美好的未来一定属于我们。
让我们铭记院训“仁爱、博学、严谨、创新”,秉承五院人“诚信仁德,救死扶伤;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用爱珍惜生命!用心再唱响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绽放美丽青春 展示青春风采》
神经外一科 江珊
大家都知道我们神经外科的病人其特点就是起病急,变化快,病程长,费用高而且预后差。结合以上特点我们在注重夯实基础护理服务的前提下,同时跟病人以及家属做好有效的沟通!在接诊、建立液路,留置胃管、尿管、采血、备皮、积极完善术前准备的同时,我们不是盲目的进行入院宣教,而是进行心理疏导,从而让其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要发自内心的同情患者的遭遇以及家属焦急无助的心情;告诉他现在不是哭闹的时候,而是需要你镇静下来面对事实,还要将家里的老人孩子托付好;并告知我们的主管医生很优秀,正在给你检查阅片和主任商讨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稍后会详细和你交待病情及治疗措施,以达到缓解护患之间的隔阂从而多一份信任。在这儿与大家分享两个事情,前年老红军马爷爷在我科住院十年,由于病情变化转哈院进一步治疗;去年车祸外伤昏迷的赵爷爷在我科住院七年后不幸去世。在此期间我把他们当亲人对待,而且把婆婆包的包子、烙的陷饼与他们分享,马爷爷也经常笑眯眯地对我说“嗯,姑娘,好吃着呢!”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在住院期间我们从未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作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在疫情来临的时候,我们80后90后的护士们毅然决然的走向前,去跟疫情作斗争!在医院通知我们需要奔赴武汉时,我们的护士长张宏亮第一个报名,并担任衡水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护士长在临行前一再叮嘱我们“家人们,在家看好病人,做好防护!”是啊,做好防护!这同样是我们对他的担忧!在医疗物资缺乏的武汉,护士长无论是因为穿着厚重防护服出现那种濒死感,还是因带着84浸泡过的护目镜而刺痛流泪,他从来不抱怨,总是微笑着跟我们诉说着发生在那里的感人瞬间。作为他的后盾、他的下属虽然我们不能去到抗疫前线,但是我们更不能给他掉链子!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积极学习新冠肺炎的轻型重型危重型的诊疗标准、治疗措施!所以在科里收了第一位外市发热患者后,能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给他腾出病房来做隔离病房,派专门的护士做他得一切治疗,并积极上报专家组和感控科及防保科,还要配合隔离病房的护士取咽拭子,以及做好科室的消杀工作和安抚其他病人及家属的情绪!慢慢地我们对于发热病人的一系列工作日益完善,面对病人的突发情况我们也能积极应对!我觉得凡是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人,无论他是在普通病房里救死扶伤,还是在防疫点栉风沐雨,或者在社区里东奔西走,还有那些听从命令宅在家里的亿万百姓来说,我们都是英雄!“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给我们带来抗击疫情的强大动力。而我们通过此次疫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奇迹、中国力量以及中国速度!
终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们已经脱下战袍换新颜,以饱满的精神开始新的工作。而我只是五院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热忱服务,视患如亲,为演绎我院美好的明天,去绽放自己美丽的青春,去做最美的五院青年!
《我爱我家 我爱我岗》
神经外二科 赵亮
我家在哪里?
胜利西路橄榄城
我住在哪里?
衡水五院神经外二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我叫赵亮。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因为我要诉说这样一个故事:“我爱我家,我爱我岗。”
首先问大家这样几个问题。
医院对面的烧烤店晚上几点关门?
2点
晚上街上的出租车几点最难打到?
3点
身穿橘色马甲的清洁工几点清扫街道?
4点半
医院周围的包子铺又是几点开始准备?
夏天5点冬天6点
这样的时间下班我早已习以为常,有人问“这样的日子苦吗?” “不这个点下班,好意思叫神经外科大夫吗?”
其实这样的日子挺苦的,尤其是挺困的。
甜吗?
非常甜!
何谓青年?有少年放肆无畏的梦想,有成年掷地有声的担当。我也有梦想,梦想自己是一名有爱心、有担当、有高超技术的外科医生,愿自己行医半生,归来时仍是少年。
凌晨3点刺耳的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心还在扑通通跳的我连忙接通电话。原来王大哥父亲因尿管阻塞,小腹高高隆起,异常烦躁。当我打车赶到时,王大哥在门外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地走来走去,眉头紧皱,眼中写满了担忧。我迅速地戴手套、消毒、上石蜡,将尿管送进尿道,用时5分钟,操作顺利,尿液流入尿袋。终于老人平静了,王大哥眉头舒展开了,眼中充满了感激,我的心也安稳了。
每次半夜回家,小区门卫李大爷总是关切地问:“今天又手术啦,回来这么晚?!”“是呀,大伯,您腰还疼吗?”我还清楚的记得:3个月前他半夜巡逻时滑倒,我刚好路过,急忙拨打五院的120,帮他办卡、挂号、就诊、拍CT、办理住院手续。等我忙完了,慢慢地走出医院,朦朦胧胧地看见马路对面包子铺刚刚亮起的灯光,耳边传来了沙沙的扫地声,不远处是一道橘红色的身影,那是李大爷的老伴。他保护我家的安全,我守护他的健康。
新春将近,大雪路滑,天阴沉沉的,抛开对家人的不舍和担心,我心中的一片焦躁。因为我要驱车600公里,赶到焦作县,接回因脑出血不能回家的老乡。当我看见患者一家团圆,家属真诚地说出谢谢的时候,心中的焦躁一扫而光,顿时犹如拨开乌云又见天日,花又开了,信念的小火苗又腾腾地燃烧起来。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大概也就是这种感觉吧。
当您的父母、您的爱人、街坊邻居提起你时竖起大拇指,当孩子在作文本上写起“我最引以为傲的父亲”时,您会热泪盈眶吗?被人需要,被人感激,被人认可,这难道不是精神上的一种至高地享受吗!
是苦多一些,还是甜多一些?我觉得:辛苦工作,让忙碌的时光变得有了质感,也让辛苦之后的放松有了质感,让甜变得更甜。
我只是衡水五院普通岗位上的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千名员工中的一员,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五院人身上。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正是这点滴的正能量,汇聚成磅礴的力量,这就是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正能量!
一方医院,守护一方人民的健康。那么,五院的未来在哪里?
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医生们手机随时畅通,随叫随到的坚守与担当。
是科室主任儿子大学志愿书上写的:河北医大 临床医学系。
是挺着大肚子的护士上午还在配液,下午产房就传来了响亮的婴儿啼哭,当我们高兴地涌进病房时,她初为人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笑着说“8斤1两的大胖儿子” “咱神经外科有后了啊,哈哈哈”。
是年底科室聚会,大家共同举杯,总是有一杯敬自己,一杯敬科室兄弟姐妹,更有一杯敬家人,谢谢家人的理解和付出。
是疫情面前,一张张“召必来,来必战” “我年轻,我先上”的请战书,一句句铮铮誓言,一声声激昂承诺,是白衣战士用生命在守护着生命。“若儿成仁,望父母珍重,儿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这是援鄂医疗队员的家书,更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遗书。
自我隔离四个月后,当我一只脚刚迈进家门,母亲已经把我最爱吃的鸡蛋挂面端到我的面前,我哭了,这是一碗准备时间只需要五分钟的幸福。
是6s科学管理制度成功打造
是胸痛中心顺利挂牌
是评审二甲工作有序推进……
五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五院人真诚善良、执着勇敢、有担当、懂得坚持,在五院我有家的温暖、快乐、感激和希望。五院的未来必将蓬勃发展。
我爱五院,因为这是我的家。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祝福:那么
五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