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联系我们 地图位置

搜索 |

衡水五院官方微信

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凝聚青春正能量 共建五院美好未来​》演讲比赛优秀稿件赏析(四)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5-26 阅读次数:

 

《我的五院 我的家》

妇一 王珺 

 

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它可以化解我们的忧伤,增加我们的快乐,加大我们前进的脚步,家是一幅永远画不倦的画。小时候以为家只是一个房子,可现在才真切地体会到家是一个爱的合体,除了小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五院,我们还有着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五院人”。

回想起13年前的时光,那是我第一次踏进五院的门堂,那时的我,带着憧憬和期待来到这里,说出来大家也许不信,我来到科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灭蟑螂,空荡荡的走廊里,同事们正绞尽脑汁消灭它,看到当时的场景,其实挺失落的,这和我想象的完全都不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慢慢的我知道了在以后的每一天,我都会看到一个个小生命的诞生,每天都可以感受到一个家庭因为爱的延续而露出的笑容。不曾忘记第一次抱起刚刚出生的婴儿时,紧张地都不敢呼吸;不曾忘记第一次给小天使结扎脐带时,自己那双颤抖的手;不曾忘记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科室所有同事给予我的帮助,更不曾忘记,面对严厉的护士长提问时,那颗永远淡定不下来的心。13年的时间,我终于不再是护士长嘴里的那个幼稚未脱的娃娃;13年的时间,让我明白了那个靠严厉出名的护士长对我们是一种怎样的恨铁不成钢的情感;13年的时间,我见证了科室所有姐妹们共同的成长;13年我也经历了我们五院人一步一个脚印、同心同力共同创造的辉煌。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自由自在的奔跑成了人们今年来最大的梦想。肆意的病毒蔓延全球,面对无情的病毒,我们五院人没有退缩,在中国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我们五院精英冲进了风暴的最前沿,在为勇士送行后的每一天,我们的五院人拉响了打赢疫情的狙击战。医院严格防控,所有的进出口全部关闭,作为通往脑科楼必经之路的我们,防控压力也有所增加,有时碰到不理解的患者,走廊里会变得异常的“热闹”。我们每天全面消毒,积极响应医院的防疫要求,对本科室住院患者积极排查,定人陪护,监测体温一刻都不能马虎。“护士,麻烦问下,放射科怎么走?”“护士,你们有热水吗?”“护士.......”“护士......”,来来往往的患者总会咨询我们一串串问题,有时我们也会应接不暇,即便这样,科室所有的同事,不急不躁,耐心讲解,因为我们知道,在大家情绪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哪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可能引起患者不满的情绪。可每当看着急躁不安的患者在我们安慰后稳定的情绪,每当看到出院患者为我们竖起的大拇指,所有的劳累都化成最简单的快乐。

忙碌而平凡的生活,有时也会出现晴天霹雳。5床发烧了,他家老爷子是前几天刚从外地回来的,清楚地记得当时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在场的每个人严肃的表情,是啊,我们一直在严格防控,一直都在仔细询问,可是家属却一直对我们进行瞒报。来不及抱怨,谢主任立即联系专家组并不停地安慰我们的情绪,主任在我们面前一直没有离去,即便她用最平静的语气和我们拉家常,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主任的一丝丝担心。在专家组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及时给患者采血做检查,一刻不能耽误,那一刻,我身边的护士姐妹瞬间化身成为了战士,你争我抢,“你的孩子太小了,你不能去”、“我平常就不爱生病,我去”,就在大家争抢的时候,护士长已经开始全部武装,那个平时不爱言说的护士长,在最危险的时刻把我们全部挡在了身后。等待结果的时间是漫长的,平常爱说爱笑的我们,这一刻安静的却像个孩子。说实话,其实我们也害怕,我们不怕自己感染,但却怕连累家里的亲人。“结果出来,一切正常!”伴随谢主任兴奋又颤抖的声音,原本紧张的情绪才能缓解下来了,这一刻,我突想到远在武汉的战友,他们每天是在怎样的心情下工作?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爸妈。这真的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感觉到医护工作者面临生死不言退缩的职责。

疫情没有完全褪去,我们五院人的奋斗的脚步依然在继续,面对二甲评审,新的挑战将赋予我们工作新的任务,新的任务也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五院人不畏惧、不退缩,在坚决打赢疫情坚守战的同时,我们五院人也一定能打响二甲评审战,让你、我共同携手,为了我们共同的五院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

麻醉科 陶猛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声歌唱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麻醉医生,一名知道如何善待生命、如何守护生命的绿衣使者……。

很多人认为,一台手术麻醉医生的作用仅仅是为患者“打一针”,简单轻松至极。但事实并非如此,麻醉医生肩负着整个手术过程中病人的生命安全,病人的麻醉深度、血压、呼吸、脉搏、体温、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一系列的过程瞬间万变,极为复杂。真正上了手术台,除了仪器上闪烁的数字外,还需要麻醉医生用心去感受病人的每一次生命脉动。

在这不言苦、不言累的环境里,虽然紊乱的作息时间侵噬了青春的面孔,抢救病人的日夜,折磨着健康的身心,手术台上的坚持,耗费了难补的精力,但为了那生命得以延续,得到继续焕发光彩的希望,我们坚持恪守医德,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那是我刚刚独立值夜班不久,一位孕32周胎儿宫内窘迫,合并妊高症、胎盘早剥的产妇急诊剖宫产,胎儿娩出后严重窒息,心跳极其微弱,四肢肌张力极差,皮肤青紫,如果不及时抢救,他很可能来不及睁开眼看看这个世界,但是这个新生命太小太小,当时抢救设备没有适合他的,我毅然决定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一次,两次,三次……,孩子皮肤颜色逐渐红润,肌张力好转,心率恢复到100次以上,自主呼吸恢复,孩子发出了他人生第一次哭声,孩子得救了。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并不知道手术室内发生的一切,但是当家属看到孩子时,紧皱的眉头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放心的笑容。他们不知道我口罩下面还有没来得及洗去的胎脂和血液,没有感谢,没有掌声,对于我们来说,家属的笑容就是最大的感谢,新生命的哭声就是最热烈的掌声。

麻醉科肩负着全院手术的麻醉,无痛检查,无痛分娩以及全院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量大,突发情况多,它的紧迫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召之即来。有一次深夜,爱人也在医院值夜班,我在家照顾一双年幼的儿女,突然接到科主任电话,有一位胸腹联合外伤,失血性休克的病人需要急诊手术抢救,职业习惯容不得多想,只能把熟睡的孩子锁在家里,踏进漆黑的深夜,疾步奔向医院,当东方露出一抹曙光时,病人的出血止住了,手术成功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打开房门那一刻,看到年幼女儿手里拿着一个还没有煮熟的鸡蛋正在喂弟弟,女儿的手上,弟弟的嘴边流淌着没有凝固的蛋液,女儿说:弟弟醒了,我不会冲奶粉,就煮了鸡蛋,不过没有煮熟。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别人家的孩子都像宝贝一样,恨不得捧在手里,含在嘴里,但是我们医生的孩子却像野草般坚强、顽固的成长,懂事得让人心疼!

我也曾苦恼过、迷惘过,苦恼迷惘之后也曾动摇过、退却过。我们欠着儿女情、父母债,可当面对那张被病痛扭曲的面孔和那双祈盼生命的眼睛时,同情之心、爱怜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无影灯下,我们和死神作斗争,和时间赛跑,原来,我的岗位是如此的重要,它不仅维系着健康、快乐,甚至维系着一个人的生命。

或许有一天,当岁月流逝、青春不再,“天使”的翅膀已不再轻盈,眼睛也不再明亮,可我们这颗对病人的爱心从未改变过,对工作的严谨也没有放松过,对工作的热情更没有冷却过。我要感谢我的医院,它是我家经济的唯一来源,我也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明白平凡就是幸福,奉献使人更加美丽!

也许,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员在舞台的灯光下表演,希望获得的是观众的掌声;我们在无影灯下的守护,最希望赢得的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以及家属放心舒心的笑容,不求感谢不求回报,只求一份理解,一份真诚!

创优无止境,服务无穷期。乘着医院科学发展的东风,麻醉医生将不再局限于无影灯下,我们要走出手术室,将这份守护送到每一位有需要的病人身边,相信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麻醉科将以更新的姿态,展示新的风貌,创造新的业绩,让绿色的青春焕发出最绚丽的光彩! 

冀公网安备 13110202001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