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联系我们 地图位置

搜索 |

衡水五院官方微信

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凝聚青春正能量 共建五院美好未来​》演讲比赛优秀稿件赏析(二)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5-21 阅读次数:

 

《大疫面前我有爱》

儿保科 程海霞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打破了原本祥和安乐的节日气氛,全国上下顿时笼罩在疫情阴霾之下。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踊跃投身于抗击疫情阻击战中。

除夕之夜,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忙碌了一年,正准备好好陪陪家人的我突然接到医院通知:立即赶到医院,准备前往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开展疫情排查任务。在保卫人民身体健康面前,来不及多想,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六点,顾不上吃过年的饺子,准时到达上级指定的排查点,对每一位入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认真排查。

疫情的发展异常迅猛,每日新增病例数及死亡人数让全国上下防护等级迅速提高,武汉封城,空气越来越紧张,这种情况下院领导果断下令组建发热隔离病房,儿康护理团队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搬家、打扫、整理、消毒这些体力活对于我们来说都已习以为常。接下来的病区规划、感染区工作制度、感控工作流程,留观患者的护理工作流程等等对于我们都是生疏的,多年以来脑子里已经固定形成了康复儿童的护理模式,重新启动感染病人的工作程序又历尽了艰辛,但是困难在坚定的毅力面前变得那么的不堪一击。1月27日仅用了一天筹建基本完成,28日收住了一对夫妻,有武汉旅居史,丈夫发热,家里有不满一周岁哺乳期的孩子,夫妻二人隔离后情绪激动,脾气暴躁,尤其妻子奶涨的出了硬块,又担心家里的孩子,将诸多的忧虑、不满和恐慌都发泄在了我们身上,甚至还打了110报警电话。此时的我们也是在疫情期间第一次面对发热病人,心中也有恐惧,但因为我们深深的明白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那就要用知识武装头脑,用专业技术战胜疾病,用博大的爱心去关心患者。这一夜,跟病人解释、聊天、送水送饭,护理部主任还给买来了吸奶器,虽然整整一夜未睡,但看着病人逐渐平复了情绪,心中倍感欣慰。

留观隔离病房情况特殊,初期防护用品极其短缺,一套隔离服穿一天,值班期间尽量不吃不喝,在核酸结果没有出来前自己也要被隔离,不能回家,三岁的儿子每天都喊着找妈妈,半夜醒了看见是爸爸哭着喊“不是妈妈,不是妈妈”,每次听到开门声就急盼的跑过去看看,可每次都失望而归“妈妈又没下班”,听到老公和我说这些时我已经泣不成声,隔离期间从来不敢和孩子们视频,因为我肯定忍不住,我不想让孩子们看到我脆弱的一面,因为我在孩子们的心里是勇敢的白衣战士。哪个妈妈不想回家陪伴孩子,跟家人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可是肩上的责任告诉我们,在疫情防控面前,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才是第一位的!穿脱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口罩、手套,给患者打针、输液换药、抽血,采集咽拭子标本、测量生命体征等等,由不熟练到熟练再到娴熟,其中包含的是泪水和汗水。

在我的小家里,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儿童康复中心,我是康复患儿口中的“护士妈妈”,在重大疫情面前,我是一名抗疫战士,正是各种角色的转换,使我看到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正是经过这次疫情的洗礼,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更加明白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神圣使命与责任,也激励我在以后的日子,继续奋马扬鞭,锐意进取,以更加精湛的技术,坚守使命,将我的爱播撒在孩子们的身上,把无悔的青春换作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热爱五院 乐于奉献》

神经内科二病区 田力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神内二科副主任医师田力。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热爱五院,乐于奉献》。我2002年张家口医学院毕业后来到五院工作,选择五院是因为爱人国建真在人才市场递交了简历,医院通知面试,我正好碰到,也就跟着一起来了,对于之前没有交过简历的我,医院也敞开胸怀接纳了,带着对五院的感恩,我近20年来扎根五院,热爱五院,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奋学习,努力做一个让患者满意的好医生,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刚来医院时我们在办公室等待定岗,被派去神经内科做问卷调查,当时的神经内科只有一个病区,病人家属发自内心地对我们的医护赞不绝口,调查结果满意度达100%,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带着深深的佩服与向往,我有幸加入了神经内科的大家庭,才知道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辛苦,从此加班加点成了常态,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一年365天如一日,查房、出医嘱、交代病情、写病历,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的工作准则。不要把病人简单地认为是求医的患者,而是把他们当成朋友,一句简单的叮嘱和问候就会让病人心里暖洋洋的,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取得病人的信任,病人从心里认可了我们,依从性就特别好,医患关系融洽,有利于我们开展医疗工作,对患者付出真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家人、朋友,他们能感受到,医患纠纷就不会出现。

曾经有位脑梗死的老太太,肢体活动不利,年龄大了,脑子有些糊涂,无儿无女,只有老伴儿陪着住院,患者的老伴儿照顾起来力不从心。有次老太太排了大便后,老大爷没有及时发现,老太太抹的床上、身上都是。老大爷一个人照顾擦洗身体很不利索,我毫不犹豫地帮助老大爷给老太太擦洗、清理干净。老大爷感动异常,不断地说赶上好医院,遇上好大夫了,出院时老大爷握着我的手,一手竖着大拇指对我说,田大夫你是这个!一看就是个实实在在干事的人,我老头子感谢的话不多说了,哐当一下,老爷子竟然对着我跪下了,我连忙把老人家扶起来,作为医生,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竟然让患者家属感动如斯。患者的肯定与认同,给了我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在2011年至2012年,我申请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一年,当时两个孩子才4岁,爱人也在进修学习,没人照看孩子,只能送回老家让老人照顾。通过系统的学习,解决了以往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学成归来后,将所学知识和临床工作相结合,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与大家分享新的治疗理念,科室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神经内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近10来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神经内科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介入治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和微创优势,也逐渐被患者及家属认可。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需要开展神经内科介入诊疗技术。众所周知,介入操作,是要在放射线底下完成的,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但青春是用来拼搏奋斗的,只要有利于医院及科室发展,只要能使患者受益,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于是我积极报名参加神经介入培训学习,于2018年到省二院学习神经介入知识及技术操作,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是对自身的一次挑战,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牢记院领导的嘱托,我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尽快掌握介入治疗操作要领,术前准备及术后患者的管理,如何规避术中术后的风险。而且自己制作了血管模型,把废弃的介入器材带到宿舍,练习手感。为了能够多学知识,每天跟着几位老师上六七台的手术,下手术时脱掉沉重的铅衣,里面的衣服经常湿透了,老师们也怕我的身体吃不消,总劝我出去休息会再继续跟台手术。其实在知道要去学习神经介入的时候就开始加强身体锻炼,每天坚持200个俯卧撑,分几组完成。学习期间,一起进修的栾城大夫白细胞明显的下降,开始吃升白细胞的药。我也去查了个血常规,是正常的,可能与经常锻炼身体有关系,所以要工作好必须有好的身体。现在我经常与神经外科做神经介入的同事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观察外科手术技巧,共同提高介入操作水平。

感恩医院给我的机遇和平台,感谢科室对我的培养,我怀着对医院前途的无比信心,践行科技兴院,质量强院,文化建院,诚信立院的宗旨,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五院建设添砖加瓦! 

冀公网安备 13110202001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