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联系我们 地图位置

搜索 |

衡水五院官方微信

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市五院神经内科亚专科走笔――解锁睡眠障碍 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03 阅读次数:

都说春眠不觉晓,可是春天来临时,却有很多人被失眠困扰。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同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一样,是健康的三大支柱之一。刚刚过去的世界睡眠日更是发出“良好睡眠、健脑益智”的呼声。睡眠作为身体修养生息的自然生理,为何却成为了许多人的困扰?怎样才算得上有质量的睡眠?脑血管病患者合并有睡眠方面的烦恼该怎么办?……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走访了市五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李秀文。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然而如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至于很多人都有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质量差等等。其中,睡眠质量差不仅会使人白天疲惫不堪,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让人做什么都难以提起兴趣甚至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据相关抽样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自述有某种睡眠障碍,并且老年人更可能出现睡眠问题。因此,睡眠问题已成为影响我们当今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

李主任告诉记者,《2018年河北省睡眠觉醒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调查了河北省18岁以上的人群,共计21376名。通过此次调查发现,河北省睡眠障碍的总体患病率为34.5%,其中失眠在各类睡眠障碍中的患病率是最高的,为18.3%。常见的睡眠问题有失眠(是现今最常见的睡眠问题,表现为不易入睡或睡中反复苏醒或早醒后不能再入睡,甚至彻底不能入睡)、睡眠过多(表现白天嗜睡,休息后也不能恢复精力或警觉)、夜惊(从深睡中突然惊醒,尖叫、失禁,并伴有肢体活动等)、梦靥(从噩梦中突然醒来,并迅速恢复定向能力,有清晰的梦境记忆,并难以恢复睡眠)以及梦游症、磨牙症、发作性睡眠、时差综合症等。

我们应该重视睡眠障碍带来的危害

李主任强调失眠不但影响白天的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引起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反应变慢,严重的还可能引起自杀。失眠还可以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诱发或加重心脏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增加死亡风险等。失眠常与焦虑和抑郁共病,相互形成恶性循环。谈到睡眠质量时,李主任明确指出,睡眠质量的高低因人而异,多种因素都会对睡眠造成影响。睡眠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第二天的感受。如果头脑清醒、反应灵敏、肌肉协调、精力充沛、体力恢复,没有头晕脑胀发呆的感觉,那就说明睡眠质量比较高。针对脑血管病后出现的睡眠障碍,李主任特别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

脑血管病后出现了睡眠障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神经内科,许多脑血管病患者会合并有睡眠方面的烦恼。其实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有些老年人在脑血管病后,由于肢体残疾,活动减少,造成情绪低落,体能下降,加上大脑的疾病损害,每天睡眠每日睡眠长达十多个小时,醒来后依然精神萎靡。这样的患者,需要进行专业的睡眠质量测评和睡眠监测来进行评估和诊断,必要时需要药物和行为治疗以纠正过度嗜睡。

脑血管病后睡眠障碍就一定是失眠吗?

脑血管病后睡眠障碍包括一系列睡眠问题,失眠只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脑血管病患者常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有些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以及发作性睡病等等。

失眠的诊断相对容易,医学定义为睡眠时间和质量不佳,包括: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大于2次,多恶梦,次日感到头晕、嗜睡、乏力、学习能力下降、烦躁、动力不足等。这种情况持续3个月以上,医学上定义为慢性失眠。

有些失眠和脑血管病患者的用药相关。有些药物具有兴奋性,要注意药物说明书的标示,避免下午或睡前服用,而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诊断。

得了脑血管病后出现打鼾,对脑卒中有何影响?

人类正常的行为都经由大脑控制,睡眠亦不例外。脑血管病后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损害,会导致各种睡眠问题,如睡眠增多,睡眠减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大概50%-70%的脑血管病患者会出现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它以打鼾为主要表现,医学上定义为尽管患者用力吸气,但呼吸停止仍超过10秒。所以,打鼾并不是睡得香、睡得实的表现,而是气道狭窄、呼吸不畅的表现。严重的气道狭窄会导致呼吸暂停继而出现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反应,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

因此,如果脑血管病后出现打鼾现象,需要及时就医,以明确缺氧和低通气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治疗等。如果延误治疗,会显著增加脑血管复发和死亡的风险。

脑血管病后是睡眠障碍引起情绪不佳,还是情绪不佳导致睡眠障碍?

针对这一疑问,李主任指出,睡眠障碍问题与情绪问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为因果,不可截然分开。焦虑抑郁情绪多会伴发睡眠问题,比如失眠、早醒、睡眠浅、夜间频繁觉醒、多梦等。有时在情绪障碍不甚明显的时候,睡眠问题甚至会成为焦虑抑郁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抑郁焦虑患者的睡眠问题多以入睡困难和早醒为主,其中以早醒最具特征性。比如,有些患者表现为坐在沙发上困倦打盹,但只要躺在床上便会睡意全无、胡思乱想,思索一些陈年旧事或生活琐事,不能自拔,以致迟迟不能入睡,甚至需要服用镇静催眠药物;有些患者虽然能够很快入睡,但会频繁觉醒,醒后辗转反侧不能再次入睡。与此相反,如果患者的原发疾病是睡眠障碍,长期的睡眠障碍可能会诱发焦虑抑郁情绪,比如有的患者睡前会担心自己再次发生入睡困难,以致越害怕越睡不着;有的患者因睡眠问题导致长期日间困倦、乏力、没精打采,影响工作生活,以致逐渐出现情绪低落、烦闷、兴趣减退等症状,这些情况都预示着患者可能存在继发的焦虑、抑郁情绪。 

因此无论是睡眠问题,还是情绪问题,都应该高度重视,寻求正规的医疗帮助,由医生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判断是否有情绪和睡眠问题。

 

冀公网安备 13110202001257号